康复记忆

我是康复医院的一名老兵

发布时间:2022-04-21 676 次浏览

微信图片_20220427142704.gif


以人物为经,以故事为纬

编织成百年康复的发展史

【康复记忆】继续为大家讲述

《百年康复:我与康复医院的故事》


本期故事“主讲人”——沈富诚

曾任医院肺科医生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故事

《我是康复医院的一名老兵》

......


E9D5B875-50DA-4D94-922A-D0B6134A6D2C.png

沈富诚
男,192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50年入伍,进入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第三后方医院,肺科医生;1951年6月9日奉命跟随第三后方医院一分队接管镇江基督医院,收治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1952年转业,见证了苏南第三康复医院、江苏省第六康复医院、镇江专区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光辉历程。1980年调入市结核病防治所。


我参军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人才紧缺。我们这批兵被分到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我到了卫生部的和平医院,地址在山东青州,专门为华东军区各部队服务。这个部队医院曾随部队渡江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医院的一部分干部和技术人员调去上海,另一部分人接管昆山的国民党207医院,后迁至常州与后勤卫生处医疗队合并,改称为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直属医院。我们这批兵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军队卫生技术人员,在共和国初期的医疗卫生战线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50年1月份,我所在的部队迁至镇江金山附近,更名为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第三后方医院,院部设在江边马路边(原亚细亚公司内),下设两个分队(一队在桥头,二队在金山)。我们医院很快接到命令到镇江接管基督医院。我们一共来了两个小分队,我在一分队。1951年6月9日这天,我们小分队奉命接管了基督医院。交接非常顺利, 双方人员合并在一起,基督医院的老员工业务精湛,英语流利,他们都是用双语写病历和交接班,在业务学习上对我们帮助很大。

3AECE0CA-9279-4059-B779-E173D1F297A0.png

        我们接管后不久,抗美援朝战斗打响,大批的伤病员被运到后方。6月22日,两位美籍女士德养和华保义与中方人员依依惜别,回美国去了。7月12日,医院收治首批119名志愿军伤病员。一切费用由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供给部供给。

        志愿军伤病员的伤势很重,许多人都得了肺病,特别是几个重伤员,护士们不分昼夜精心照顾。病房里的条件非常差 地上都睡着伤病员,我们的药非常有限,青霉素很少,治疗肺病只能用链霉素,但也不宽裕。医疗器械也少,只有一台小型老旧的X光机。我们检查的工具只有听诊器。我后来总结,不管设备如何,医疗的观念与作风很重要。我们的设备是很差,但凭着部队优良的作风,我们做了许多手术,抢救过许多患者。

662BDF95-D131-41AD-90AD-5F0D44EBB0AD.png

图为照护志愿军伤员


        我们一家7口人,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开始住在医院院子里那棵老银杏树下。银杏树至今有500年了,它见证了整个康复医院的发展。我的长子晓昆就喜欢在院子的水池边玩水,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的家庭都差不多,父母要忙工作,哪来时间顾孩子,他们都是自己长大。我记得当时有家孩子掉进水池里淹得半死。我怕晓昆玩水出事,给他买了几只小鸭子养。后来随着孩子的增多,住房很紧张。医院那时正好给毛云主任在王家巷买了一套大的房子,他觉得一个人住太浪费了, 隔成两家又太小了,所以毛云主任就把那套房子让给了我们家住。

        1952年8月1日,华东军区卫生部决定第三后方医院全体人员及一部分部队慢性病员集体转业,属苏南行署建制,院名为“苏南第三康复医院”,院长傅达辉。所有转业人员都没有转业费,开始拿工资。10月,原镇江市弘仁医院并入医院,为苏南第三康复医院一分院,原基督医院为二分院,原部队一队、二队为三分院。

        我和爱人王淑华双双转业后,医院改成了国家事业单位,开始在原来基督医院的旧址上建新楼,分成8个科室:儿科主任医师张志清、胸外科主任医师朱养荣、肺科主任周炳华、外科主任陈复新、外科副主任马有洪、内科副主任徐铭贤、内科副主任殷志坚、五官科主任周传理。

37DE01D3-DB3F-4BF6-8B11-FE292E5E71A4.png

图为20世纪50年代医院职工


20世纪到60年代时,医务人员走上山下乡之路。淑华下放去了,但我没有去,我留在医院做结核病防治工作。那个年代有句话“十痨九死”,凡得了这个病的人,无药可治,存活期很短。那几年,我们一家7口人分在5个地方,很难相见。不分白天黑夜,我在病房里随喊随到。有一次我去理发,才理到一半,病房里有紧急情况,我就顶着一头的头发茬去了病房。患者已经气息奄奄,如果把他送过去检查拍 X光,说不定在半路上就会出危险。我当时判断他是气胸,需要马上穿刺。在护士的帮助下,我果断给他做了穿刺,患者得到救治,转危为安。

“文革”结束后,开始拨乱反正,许多下放的医护人员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当时的院长雷昌旺每天都很忙,那个时期,他帮助过许多人,尽管他也是被打倒的对象,但依然在为大家奔走。我们医院开始有了更大的发展,不断把医生送出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这期间我参加过全国的一些肺病会议,还参加了结核病防治人员训练班及中国防痨协会江苏分会理事会等会议,通过学习提高了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D4381A22-8CD8-4077-B151-51BB68C21DF9.png

20世纪80年代,上级部门考虑到肺结核病的传染性,认为不能放在院区,最好成立一个肺结核病防治所。就这样,我离开康复医院肺科,到运河路边上的防疫站筹建肺结核病防治所。医院的肺科1957年上半年由周炳华主任创建,由普内科单独列出,成立专科病区,主要收治肺结核、肺吸虫病患者。


1962年,肺科开设专科门诊,还开展人工气胸、人工气腹等治疗项目。当时仅有少量的链霉素,PAS(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由于咯血引起窒息情况时有发生,我和殷志坚在抢救咯血、窒息方面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率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978年,周炳华主任退休,殷志坚调到内科负责内分泌科,后由葛明惠主任负责肺科工作,直到我1980年离开调到市肺结核病防治所工作。两年后,葛明惠主任调回常州,肺科由严国传主任负责。

我后来自己也得了肺结核病。我就唱歌, 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并一直带病工作,最终自愈。我还不幸感染上血吸虫病,锑剂治疗过敏,不能治了,幸好最后没有发展。再加上淑华的悉心照顾,终于慢慢好转,最后把成虫熬死,躲过一劫。这两次大病,我差点死掉,硬是熬过来了。

这辈子我最自豪的是成为康复医院的一名老兵,在后来的岁月里,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把自己当成“康复”的人。我和爱人王淑华一辈子相亲相爱,她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而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家是油瓶倒了也不扶的人。我们家5个孩子,全家人衣食住行的重担全落在她的身上。我的革命伴侣王淑华在米寿那年不幸因脑出血倒下。

我与康复医院27年的缘分匪浅,在我耄耋之年,康复医院一代代的领导没有忘记我这个老人,一批批年轻的康复人出现在我的面前,看到他们我如同看见当年青春的自己。今天的康复医院何其幸,何其辉煌,是时代的荣光加身,医院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百年以来,康复精神永存。

2022年的春天里,我要和康复医院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就像康复的年轻人祝福我一样,我也祝愿百年康复百年昌盛。